文学教育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768/I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3996
* 投稿网站
文学教育
《 文学教育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新闻出版局华楚报刊中心
国内刊号:CN 42-1768/I
国际刊号:ISSN 1672-3996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wxjy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文学教育
主      编:王先霈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定      价:1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武汉市珞喻路152号
邮政编码:430079
范文-乐观向上的自我否定:论厄休拉•勒奎恩“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的结尾-文学教育

 乐观向上的自我否定:论厄休拉•勒奎恩“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的结尾 

 
毕文静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是厄休拉•勒奎恩的著名短篇小说。该小说的结尾描绘了一群从乌托邦式的奥姆勒斯主动出走的人们,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自我否定,蕴含着道家“以物观物”的齐物观。
﹝关键词﹞勒奎恩;自我否定;道家思想
“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是美国当代科幻界翘楚厄休拉•勒奎恩(Ursula K. Le Guin)1974年获“雨果奖”的著名短篇小说,曾被张汉熙等主编的高校英语专业教材《高级英语》选为第二册第九课的课文。勒奎恩本人对该短篇小说的写作意图讳莫如深,并在与读者互动的网页上写明希望大家不要再就此发问。也许正是勒奎恩这种三缄其口的态度的影响,国外有关该短篇小说的研究多以其六岁时的重病经历为切入点,认为该短篇小说是其幼时心理阴影的投射,而国内鲜有的几篇论文则将该小说解读为政治隐喻性小说或者寓言。尽管这些已有研究各有侧重,但均对该小说乐观向上的自我否定式结尾缺乏应有的关注。故本文拟对这一结尾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
在小说的开篇,勒奎恩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喜悦与幸福的乌托邦式的奥姆勒斯城,城中的居民看起来也都遵礼守法、文明有识。一切似乎都是令人高兴的,除了一件暴行:原来奥姆勒斯的这些好运是有很大代价的,即要求一个孩童永远被囚禁在污秽、黑暗和痛苦之中。这一可怕的真相暴露后,大多数奥姆勒斯城的人最初都感到非常震惊与厌恶,但最终都接受了这一事实,心安理得地以孩童的不幸来换取自己的幸福生活。但也有一部分居民,有老有少,选择了默默地离开,没人知道他们去哪里。故事的结尾,勒奎恩写道:“他们去的地方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比奥姆勒斯更难以想象,我根本无法描述它。它可能不存在。但他们似乎知道他们要去哪里。他们是那些离开奥姆勒斯的人”。
由此可见,出走的人们仅仅出现在小说的结尾,这与大多数不熟悉该小说的读者在最初看到这一标题时的期待视野相去甚远,因为这些读者往往预想的是一个关于出走的人们的故事,而勒奎恩却将大部分篇幅用于描写那些留在奥姆勒斯城的人们。那些留下来的人信奉着一种颇为荒唐的实用主义,对于以一位无辜孩童的极度痛苦换取全城人的极度享乐坦然视之,而另一部分人却无法经受良心的谴责,从而选择出走。这些选择出走的人与选择留下的人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采取的是一种“以物观物”的生活态度。换言之,他们不因自我的享乐而忽视他人的痛苦,他们不将自我的感受与意志投射甚至强加在他人或他物之上。他们那充满自信、有着明确追寻目标的出走无疑是对奥姆勒斯这一乌托邦式所在的乐观向上的自我否定,体现着道家思想中“以物观物”的齐物观。
道家的齐物观由来已久。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极为推崇“天人合一”;《庄子•齐物论》中记载的庄周梦蝶的故事,不知是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这些均体现了“以物观物”的齐物境界。人类认识世间万物,往往采取一种“以我观物”的态度,将主体作用于客体,因而产生了是非对错。“以物观物”则消弭了这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在认识过程中忘却主体我自,随物而化。王国唯是将这两种视角厘清地极有诗意、也极为清楚的国学大师。他在《人间词话》中将“泪眼向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划为“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划为“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进而揭示了“以我观物”的局限和“以物观物”的超然。道家思想中这种“以物观物”的齐物观对勒奎恩有着极深的影响,她不仅历时四十余年译解《道德经》,还常常在小说创作中以诗点题,其所创作的诗歌与被王国唯划为无我之境的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勒奎恩以写诗一般的技法创作了“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她在小说中对出走的人们进行了大量留白,仅在结尾点题,仿佛是身处蝶梦之中似醒非醒的庄周一般,寓意深刻、典雅隽永。奥姆勒斯原本是一个人类为满足个人私欲而臆想出的“完美”所在。如果用“以我观物”的视角加以检看,奥姆勒斯城无疑是一切美好事物的集合体;但如果用“以物观物”的视野加以反思,奥姆勒斯城华美外表下的丑恶一面就会一览无遗。那些出走奥姆勒斯的人们就是用“以物观物”的心态生活的人们,因此他们无法像那些“以我观物”的人们一样,在了解了奥姆勒斯的罪恶后只是感到震惊和厌恶,随后即为了个人享受而对无辜孩童的苦痛熟视无睹、置若罔闻,他们时时能感受到孩童的苦痛,于是他们主动出走,拒绝继续从孩童的苦痛中获利。
﹝参考文献﹞
﹝1﹞Le Guin, Ursula. Lao Tzu: Tao Te Ching. Boston/London: Shambhala. 1998.
﹝2﹞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个人简介:毕文静(1989.3—),女,内蒙古赤峰人,现为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任晓晋教授,研究方向为美国小说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