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语文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479/G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490
* 投稿网站
课外语文
《 课外语文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半月刊
主管单位:辽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国内刊号:CN 21-1479/G
国际刊号:ISSN 1672-0490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kwyw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课外语文
主      编:蔡文祥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区:辽宁省沈阳市
定      价:15.00元
收      录:知网
社      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十一纬路25号
邮政编码:110003
范文-《红楼梦》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及其维吾尔语翻译-课外语文

 《红楼梦》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及其维吾尔语翻译

赛文娟
新疆工程学院语言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红楼梦》中的委婉语有很多,其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最能体现人们的禁忌心理。本文以《红楼梦》原著中较具代表性的死亡委婉语为例,对其内涵及维吾尔语翻译进行简析。
关键词:《红楼梦》、委婉语、维吾尔语翻译
在所有的禁忌中,死亡无疑是最令人恐惧的,它使人们感到惊慌紧张,伤心痛苦,因此,人们害怕听说或接触到死亡的事情。不论对谁而言,都要尽可能地回避“死”这个字眼,想方设法掩盖、美化、替代,防止产生不必要的冲突。维吾尔族也同样将死亡视为最坏的结果,尽量避免谈论死亡,尤其在年老或病危的人面前忌谈死亡。1此类委婉语不仅与人们的认识心理有关,还与人物的身份、地位、文化素养和死亡原因等有密切联系。例如:
    ⑴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第五回)
这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香菱的判词。“香魂”专指女人的灵魂;故乡,指灵魂原来所在的地方;返故乡,即死亡,这是汉语中对“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译文中“ʤan berip”(丧命),“baqi ʤahanʁa qɛdɛm qojmaq”(办后事),即为文中的“返故乡”,虽然译文丧失了委婉语气,但明确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⑵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第十三回)
    ⑶想必是北静王府里的要紧姬妾没了,也未可知。(第四十三回)
    ⑷怎么忽然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到底是什么病?(第七十九回)
上述三个例句⑵、⑶、⑷中,都出现了“没”这个字,根据上下文,这里“没”同“殁”,终也,是“死亡”的委婉说法。在译文中被分别译为“tygɛp qalmaq”,“wapat qilmaq”,“qaza qilmaq”,都表示死亡,但“tygɛp qalmaq”常用于亲属的去世,“wapat qilmaq”常用于表示长者或有名望、有身份的人的离世,“qaza qilmaq”表示遇难死亡,是突发性的。由于例⑵中的蓉大奶奶,例⑶中的北静王的妾和例⑷中的晴雯身份地位不同,所以译者考虑到死亡对象和死亡原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翻译。
    ⑸正顽笑不绝,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殡天了。”……家下人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第六十三回)
    “殡天”是死亡的委婉语,过去专指帝王之死,后来也用于道家,泛指尊者之死。译文中“ɛrʃkɛ rawan bolmaq”(启程上云霄)保留了原文词汇的文化色彩,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升仙”即成为神仙,是文明还不太开化的古代人们所向往的,贾敬常年在道观修炼,所以家下人用“升仙”来婉指其死亡。译文“ɛwlijaliq maqamiʁ jɛtmɛk”(到达仙界)也符合原文语境。
    ⑹赵姨娘在旁劝道:“……哥儿已是不中用了,……,让他早些回去,……;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第二十五回)
这一句出现了好几种死亡的婉称。“不中用”是说人快要死了,译文“oŋlinalmajdiʁan”(无法治愈的疾病,表示马上就要死了)符合原意;“回去”指人死后回到托生前的地方,也是婉指死亡,译文中“uzan kɛtmɛk”是书面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现在很少使用,表示死亡丧事已办好;“那世”指人死后要“回去”的世界,被译为“ʤan tɛlwisidɛ”(表示死前的挣扎),这一说法不多用,通常多用“ʤan qajʁusida”表示;“断气”即停止呼吸,说明人已死亡,翻译为“tiniqi yzmɛk”(咽气)。
对死亡的禁忌致使人们在提到与死亡有关的物件时也谨慎小心,生怕犯了避讳。
    ⑺尤氏道:“……。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暂且慢慢的办罢。”(第十一回)
通过上下文,很容易理解“那件东西”就是棺材。可是,身为死者秦氏的婆婆,尤氏又怎好直言“棺材”。因为提到棺材,就会令人联想到死亡,令人不安,因而在译文中也是采用很模糊、很泛指的“heliqi nɛrsɛ”(那件东西)来代替不愿提及的“棺材”,这样便减少了因直言带来的刺激。
在这里,对比一下不委婉的语言,就更能突显委婉语的重要性了。
    ⑻一时又有人来回说:“两口棺材都做齐了,请老爷出去看。”贾母听了,如火上浇油一般,便骂:“是谁做了棺材?”一叠声只叫把做棺材的拉来打死。(第二十五回)
这里,同样是说“棺材”,不同的是它把“棺材”两字毫不避忌的说了出来,这下惹得贾母要把做棺材的人“打死”。没有使用委婉语,这一个词就让贾府上下人仰马翻。对比上述例句⑺和⑻可以看出,委婉语的正确使用可以减缓言语的刺激性,使听话人可以避免因直言而造成的不快或尴尬,这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在这句话中,“棺材”被音译为“ɡuɛnsɛj”,正符合此时“火上浇油”的语境。
   《红楼梦》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还有很多,都反映了人们畏惧死亡的心理特征。伴随这种心理而产生的委婉语如今仍然在广泛使用,是语言和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是对此问题的浅析,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值得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安尼瓦尔•赛买提.禁忌与维吾尔传统文化[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P128.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3、《红楼梦》翻译小组.红楼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5.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