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陈娜 王赫楠 燕燕 王甜宇
辽宁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在研究国内兄弟院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培养方向的基础上,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分析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经行了探讨,明确了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向;最后针对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给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
关键字 医学信息工程 课程设置
Abstract:On the basic of studying on Characteristics and Training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in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f domestic school , the reform on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ur school’s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ere discussed. First, i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ur school’s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econd, it discussed the curriculum of our school’s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efined the direc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finally, it revised the curriculum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oblems and gave the new curriculum program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Keywords: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一、专业介绍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突出医学信息化这一特色,是医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处于医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等有关学科领域的交叉点上。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将为国家培养出有较强的医学应用软件使用、维护、设计、开发的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医疗管理、医疗服务有机结合的高级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并逐渐填补医学信息工程方面的人才缺口,进一步推进中医的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
实现医药信息化目标的这些人才要求是一些医药与理、 工专业相结合的信息人才。医药出身改行信息化的人为数较少,力量单薄;而理工信息人才进入医药业后的适应期又较长。只有医药环境中培养的信息人才,他们熟悉医药环境,能深入理解信息工程对医药业的意义,自主工作的能力很强。因此,由医药院校培养的医药和信息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将是举起“医药信息化目标”的最大动力。
为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结合本校特色,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改革。
二、国内兄弟院校课程设置分析
在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各院校均是依据本校特长,以本校原有的特色专业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做到课程设置有的放矢,满足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四川大学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四川大学2003年经国家教委严格论证,在全国第一个成功申报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目标是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干课程有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信号及图像、生物系统及建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控制系统等。从该校课程设置中,可以明显发现其在硬件方面的侧重,这与清四川大学的硬件特色紧密相连。四川大学现设有1个硕士点(医学信息工程),目前有4个专业方向(医学电子学、医学信号及图象处理、现代医学仪器、医学信息系统)。
(二)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药大学率先成立了中医工程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中医学信息工程研究的单位之一,主要开展中医专家系统、医院信息系统和医药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其中《中医控制论》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信息工程应用方面的专著。
2010年,湖北中医药大学成功申报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医药软件方向)。本专业根据懂医药通信息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厚理工基础、重医药特色、强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思路,设置了34门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涉及医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大部分主干学科。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可视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这些课程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专业课程包括网络数据库、算法分析与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J2EE架构设计与开发、医院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工程、XML与电子病历、医学信息学等。
从课程的设置来看,其课程明显有软件方面的侧重,这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厚重的科研背景相关。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信息学”学科是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形成的一个研究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特色明显、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学科。
(三)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成功申报了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校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中医药管理局两个重点学科,学校所辖“医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系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学院与省内多家医院信息中心、医药软件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培养信息技术和医药学知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医学信息学概论、医学数据挖掘、现代医院管理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医疗仪器原理与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区域医疗数据共享等。
以上各校均依托本校的特色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有的放矢地向社会输送人才,与社会对口单位形成人才需求和就业分配关系。
三、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我校是东北中医院校中第一个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我校积极组织多次到具有先进办学经验的湖北、江西等兄弟院校进行调研考察,在2010年获批试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并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进行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分析,确立了以医信专业核心教学内容医学基本原理、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特色的医学软件设计、数字医学图像、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教学内容。围绕培养方案进行的教学进程表的修订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就业环境、就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在每一年的专业教学研讨会上,围绕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医学信息工程教研室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听课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角度考虑,广泛征集学校教务处、各位任课老师、学生、就业单位用人需求等多方意见对整个的教学进程进行仔细讨论,多方比较同类高校专业教学进程课程的设计,结合我校中医药信息管理特色对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进程表进行了详细的修改,主要体现在对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学时、授课学期、考核性质等5个方面,详细的修改如下:
(1)学时调整,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对可视化程序设计,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等8门课程进行了学时的调整,对于一些有难度需理解的课程加大了实践课的学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一些存在知识点交叉的部分,减少相应学时,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
(2)增加删除课程
结合本学科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的特点,为增加学生的就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经过历次专业研讨会讨论,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上共计增加了6门课程,同时本着减轻学生负担,提高精简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对于一些内容有重复,或知识点陈旧的课程进行了合并和删减,共计6门(见表一)。
课程名称 调整前 调整后
软件工程 无 增加
物联网应用基础 无 增加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 无 增加
Oracle数据库应用 无 增加
模拟电子技术 无 增加
数字电子技术 无 增加
中医信息学 有 删除
远程医疗系统 有 删除
数字医疗设备基本原理 有 删除
临床信息标准与处理技术 有 删除
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 有 删除
J2EE架构设计与开发 有 删除
表二 增加、合并和删减课程
(4)考核方式改变
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以及前后课程的安排,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可视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病历系统等7门课程进行了考核形式的更改。
(5)授课学期改变
在经过几个教学周期后,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点,切实和所学知识前后的更好的衔接,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医院信息化项目管理等4门课程进行了授课学期的调整,从而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加具有逻辑性,阶段性,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和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经过几次对医信专业教学进程表的修改,使我专业的课程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更贴近学科发展的要求,更加突出了我校医信专业中医药方面的特色,增强了课程的前后连贯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考研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新修订后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信号与系统,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数字医学图像,医学软件设计,Oracle数据库应用,医院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电子病历系统等。
总之,我校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中,要充分发挥我校的特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医学信息工程课程设置中,科学分析论证,优化课程设置,为毕业生奠定良好的就业和考研基础,为国家培养生物医学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及研制新型生物医疗电子、信息仪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实用性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谭强 刘广 孙艳秋 刘建平. 关于新办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科设置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年19期;
2、蔡晓鸿 赵臻 解丹 邓文萍 .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探讨.[J]. 《基础医学教育》.2013年02期;
作者简介:
陈娜 1984年6月5日 女 汉 河北沧州 研究生 助教 研究方向: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