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汇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34-1274/G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7894
* 投稿网站
科教文汇
《 科教文汇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科教文汇杂志社
国内刊号:CN 34-1274/G
国际刊号:ISSN 1672-7894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tougaokjwh@126.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主      编:李小波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安徽合肥
定      价:16.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邮政编码:230001
范文-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科教文汇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号:GY201104

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以“卓越计划”为导向
张福生,刘明强
1、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2、重庆交通大学,重庆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现状,阐明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则,提出了卓越造价工程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工程造价 专业设计
Abstract: Analysis he status quo of China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oject cost talents and clarify the principles of reform of the project  cost model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Excellence Scheme" oriented. At last ,put forward  Cost Engineer Excellence Undergraduate Training mode reform contents.
Key words: Excellence project cost professional design
1背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当前,我国培养工程造价本科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较多,并且其中很多院校参加了“卓越计划”。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本科人才已经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但是如何以“卓越计划‘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需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中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质量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2 “卓越计划”对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现状
2.1 “卓越计划”要求之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但是当前的造价人才培养过程中恰恰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表现在①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参与较少;②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的途径不畅通;③学校缺乏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平台;④对于工程造价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仅限于认识实习,企业真正参与的深度不够。
2.2“卓越计划‘的要求之二是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人才,而由于国内工程造价专业的历史较短等因素的限制,当前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恰恰缺乏行业标准,其表现在①行业标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没有体现出来;②行业标准在人才评价标准上没有体现出来。
2.3 “卓越计划“要求之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当前一般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本科生工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①识图能力不强;②工程量计算能力不强;③工程计价综合能力不强;④造价方面创新能力较弱。
   要改变以上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现状,必须在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使其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
3“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原则
3.1突出工程能力培养。
所谓工程能力是指学生应对复杂系统的工作能力。突出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的工程能力的培养,这样首先会受到行业用人单位的欢迎,满足社会需求:其次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定位,也符合“卓越计划“的根本宗旨。
  针对我国当前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现状,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与总原则。
3.2突出工程识图能力,工程量计算能力,工程计价综合能力培养。
工程识图能力,工程量计算能力,工程计价综合能力属于工程能力,是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毕业以后走向就业岗位、展示工程能力的最基础、最基本的能力。据统计,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就业岗位主要包括在施工企业从事投标及造价管理工作、在招投标企业中从事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在建设单位从事造价管理的工作等。这些岗位对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的最基本的工程能力要求就是识图能力、工程量计算能力和工程计价综合能力。
  以上三种基本能力既可以在工作中培养,也可以在高校学习期间培养。但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难觅踪迹,即使存在,也因不成规模、培养成本高等诸多困难因素已经威胁到该模式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在高校本科学习阶段突出培养这三种能力,才是正确的工程造价的培养方法。如果不在高校培养并加以突出,等到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再培养,这既不受企业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又不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
3.3突出行业标准在人才评价方面的作用。
目前高校对人才的标准基本来自于学校制定的标准。以“卓越计划”为导向的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应采用学校制定的通用标准和来自企业的行业标准,并且要突出行业标准在人才评价方面的作用。
3.4应为企业深度参与提供平台。
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企业的深度参与性,并注重参与时效性,不能流于形式。企业深度参与卓越造价工程师本科人才培养是必要的,因为强调高校专业老师普遍具有较长的企业工作经历,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从事教学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即使部分老师拥有这种优势,也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拥有的经验也需要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能解决的办法就是设计一个平台,直接引人企业专家进行教学活动。至少可以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方面设置平台,为企业深度参与提供一个平台。
比较一下企业深度参与的模式。模式一可以采取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模式,模式二可以采用企业专家来学校参与教学活动。就目前调研结果表明,模式一已经广泛采用,模式二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强化,因为模式二可以为企业的深度参与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4“卓越计划”导向对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养模式的改革内容
4.1 识图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
识图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基础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才能为以后其他的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识图能力是工程量计算能力的基础,倘若一个学生缺乏基本的识图能力,相应的工程量计算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相应的投标报价更不可能进行。所以,识图能力的培养对于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建筑识图的固有特点(如单调枯燥、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和学生自身因素(如基础薄弱、专业兴趣不强等),建筑识图能力的提高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重要瓶颈。[1]
  根据调查,目前许多高校对工程造价专业识图能力培养存在以下问题需要改革。
(1)开设的理论课程针对性不强。开设的理论课程从课程名称到课程内容对造价专业的针对性不强,例如《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开设的针对性不强,因为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应该培养学生的土木工程识图能力为主,如果想从制图的角度入手培养识图能力也是错误的。类似的还有《房屋建筑学》,这一课程设置在传统的教学中是为土木工程结构的学生开设的,对造价专业学生开设显然是针对性不强,造价专业学生应以建筑构造学习为主。
(2)开设的理论课程的系统性不强。识图的理论课程主要解决造价专业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识图的能力和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培养需要一系列课程的支持。建筑施工图识读能力需要画法几何、建筑构造、土木工程识图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支撑;结构施工图识图能力需要画法几何、建筑结构选型、钢筋平法标注、土木工程识图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支撑。
 根据调研,目前多数学校在识图能力的培养上缺少平法标注和建筑结构选型两门课程,使得培养出的学生在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上大打折扣,这是因为在制定识图能力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时去发系统的设计。
  改革的内容如下:
(1)应对现有的理论课程进行改造,一门课程细化为两门,比如画法几何与土木工程制图改成画法几何和土木工程识图两门课程;调整,比如房屋建筑学调整为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选型;增设,如增设钢筋平法标注等新的课程。
(2)加强理论课程与后续实践性课程设计的关联性。
 在理论课程学习以后,可以通过后续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环节强化识图能力的培养。后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设有4个环节,即定额工程量计算课程设计、清单工程量计算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每个环节的教学均建立在对图纸的识读上。
4.2工程量计算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量计算的内容涉及建筑工程的每个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规则复杂、繁多,与多种建筑类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地方建设工程造价定额相关,与多门课程内容联系密切,从而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应用型本科学生素质要求很高。【2】
据统计,多数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在大三一学年,两个学期分别开设《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工程估价》,两个学期分别学习定额工程量和清单工程量的计算,并有相应的专业课课程设计。而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这在培养学生的工程量计算能力上形成了“断链”,并且在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依然遵循了由课程设计一步跨入毕业设计的传统模式,根据教学实践与反馈,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的跨度太大。
改革的内容如下:
(1)增加专业设计,强化工程量计算训练。增加的专业设计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以企业的真实案例为主,模拟工程标段的划分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引入企业中具有更富经验的专家授课,采用理论教学模式排课,使得课程教学活动分散到一整个学期,每次四届课连续集中授课,以加强监督和辅导。
(2)确保工程量计算训练的连续性。据调研,目前工程量计算训练缺乏连续性,改革的目的确保工程量的计算“不断线”。所谓的连续性是指在大三大四的四个学期都设有工程量计算的训练课程,训练的范围与难度逐步增加。
4.3 工程计价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计价的综合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最终目标,也是判断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识图能力和工程量的计算能力是工程计价的综合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对于一般的本科生而言,工程计价的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工程计量的能力,还包括投标报价的能力、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合同类型的选择能力及合同管理能力等基本能力。由于工程计价综合能力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其培养过程是需要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开设与相关的实践环节才能形成,要遵循人才培养由点到面再到体系的新模式。
对工程计价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改革内容如下:
(1)必须改革传统的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人才培养有点到面再到体系的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新的模式。
(2)强化毕业设计的作用。对于工程造价这样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应要求学生做的是毕业设计而非毕业论文,强化毕业设计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的工程计价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将毕业设计定位某工程投标文件编制,这样使得学生的识图能力,工程量的计算能力,投标文件的编制能力,工程量的审核(编制)能力、投标报价能力等计价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3)强化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作用。校企合作,是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利用企业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校企合作,依托行业办专业,能够使得高校工程造价专业更加注重生产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课堂延伸至企业,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形成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的专业特色。[3]
(4)强调采用真实案例的作用。只有采用真实的案例,学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战的机会,能真正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其计价的综合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5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历史较短,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不多。“卓越计划”的实施,对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积极进行应用型本科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卓越计划”为导向,努力使高校成为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的摇篮。对现有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涉及到改革的方向及原则,还涉及到改革的方法、改革的条件等一些列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严红霞,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识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J],科技信息,2011年第13期
[2]莫南明,朱丹,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其应用方法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年2月
[3]赵云芳,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华建设,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