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6-1072/G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120X
* 投稿网站
教师
《 教师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旬刊
主管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主办单位:海南出版社
国内刊号:CN 46-1072/G4
国际刊号:ISSN 1674-120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jiaoshizazhi@163.com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教师
主      编:古华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区:海南省海口市
定      价:1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龙源
社      址:海南省海口市金盘开发区建设三横路2号
邮政编码:570216
范文-浅谈在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悟性”的方法-教师

 浅谈在文本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悟性”的方法

王福礼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云鹤中学  211217
 
摘要:语文的“悟性”,就是指对诗文或客观的景物或人物事件的分析理解能力。笔者认为,这种能力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最根本的能力。语文学习成效的显著与否,关键就在于学生有无悟性的产生及悟性养成的多少。
关键词:语文,悟性,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呢?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 把握情感读一读
要感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要感悟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便是读一读,涵泳玩味。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与妻、妾、客三人的对话,只有读出各自的语调,才能从他们不同的处境设身处地的体会其心绪和情态,从而体会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
二、 换种说法试一试
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铜钱”一句,如把“摸”字改为“拿、掏”等动词,表现力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准确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再如校本阅读教材《画山秀水》写于文革时代,文中对桂林山水景点的传说带有阶级斗争的痕迹,阅读时不妨换种说法:对“父子岩、娘娘洞”等传说来个脱胎换骨,改掉凄惨的成分,虚构几种全新的传说。这样的换种说法,能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跳出课文原有的“框框”,获得新的结果,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也深刻把握了课文。
三、 抓住悬念想一想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又写到“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阅读时可以抓住这个悬念思索一番:是什么让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眼前茂盛的紫藤萝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花儿和自己的经历有什么联系?作者又为什么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些悬念问题,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思维和成就感。
四、 延展扩充联一联
如在教授《与朱元思书》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延展扩充,联想归纳“表示江水清澈”的句子。有的说“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有的说“素潭绿湍,回清倒影”。这样一来,学过的课文就融会贯通了,思维得到扩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文或课文语句拓展延伸,找准扩展点,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或联想生活中的实例,或联想学过的课文,读一读,比一比,思路开阔了,语文学习也就有了丰厚的底蕴。
五、 比较辨别析一析
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时,可以做个比较思考:作者当时都处于被贬的境遇,联系两人的作品,探求他们在对待被贬的遭遇上有什么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就能深刻理解。通过比较可知:两人对待被贬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范仲淹襟怀旷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开阔视野,启发新知,使所学知识前后贯通,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六、 质疑思考探一探
如《桃花源记》一文,课本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人。对吗?“桃花源以外的人”就是像渔人这样的人。但是,桃源中的人与世隔绝好几代了,衣着不可能与桃源以外的人一样。再说如果渔人看到洞中人的穿着和他没有什么两样,那也就不会感到好奇了,也用不着出洞后沿路做上标记。那“外人”应如何解释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以批判质疑的眼光来审视课文,敢于挑战,大胆质疑,能够培养不唯书和质疑求实的精神,有利于获得真知灼见。
七、 见微知著揣一揣
一个细节描写就是一滴可以映照太阳的小水珠。如《背影》一文中父亲对儿子一共讲了三句话: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似平常普通,但每句各有潜台词,或放心不下,或惦念旅途平安,或对儿子不谙世事的担心。仔细研读这耐人寻味的言语细节,就能深刻理解这一平实而感人的父亲形象,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因此深入品味课文细节,就能充分感受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又能培养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
八、 设身处地悟一悟
如校本教材《享受生活》文末,海伦用沉郁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酸楚与痛苦。这种悲凉情调会不会影响文章主旨?设身处地想一想,思考一番,问题便迎刃而解。一个正常人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会有软弱会有情绪的波动,更何况是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海伦勇于说出心灵的悲凉,正表明她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的积极态度。再如《背影》针对父亲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可以引导学生思索、共鸣:自己有没有经历过那种父爱或母爱的情形呢?自己的爸妈对待自己怎么样?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从文中读出自己,也就读出了课文的感情、思想、内容,也就读懂了自己的个人体验、感受,极大的丰富了对作品的深度认识。
九、 联系生活品一品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注重联系生活,注重用生活的经验、事例来诠释语文,这样语文研读便有了广阔的天地,有效地增强了学生自读自悟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