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体育科技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42-1177/G8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983X
* 投稿网站
湖北体育科技
《 湖北体育科技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国内刊号:CN 42-1177/G8
国际刊号:ISSN 1003-983X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tiyukeji@tougao.cc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湖北体育科技
主      编:余君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湖北省武汉市
定      价:12.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维普
社      址: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科研楼
邮政编码:430205
范文-浅析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湖北体育科技

 浅析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的功能

文展
河池学院体育学院 广西宜州 54630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2013JGB220]
 
摘要: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白裤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中包含了社交功能、情绪宣泄功能、文化构建与传承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功能,对其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有利于开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白裤瑶 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 发展
引言:白裤瑶是瑶族大宗族里的一支,自称“朵努”,因其男子常年穿着白裤而得名。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入现代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历史痕迹,被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被外界称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1]。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特定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融入在整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当中。
1  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特征
1.1神秘性与仪式性
白裤瑶的葬俗经历了岩洞葬和土葬两个历史阶段,在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仁广、化果、董果一带,有当地民间保留下来的白裤瑶先民的岩洞葬遗址,据考古部门调查,发现其岩洞葬己达38处。当地的岩洞葬与白裤瑶的社会历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白裤瑶至今仍然保存着葬礼上“砍牛”的习俗。“砍牛”是一种孝敬死者的标志,是白裤瑶丧葬文化中的一种仪式。葬礼上“砍牛”过程主要的乐器是铜鼓、皮鼓和牛角,整个活动中,牛角号的低沉,铜鼓声的铿锵,皮鼓声的凝重,回荡在山谷中,充满神秘的色彩,让人们赋想连编。葬礼中的铜鼓一般少则几面,多时有二三十面。敲铜鼓时,一人拿着血藤做成的鼓槌敲打铜鼓,一人拿着一个平口木鼓在铜鼓的后面来回晃动,将铜鼓发出的音波冲回木鼓,使之发出共鸣声。鼓师一边打,一边学着山猴的姿势跳舞,左右不停地敲打鼓面和鼓身,这样,数十面铜鼓在主木鼓的统一指挥下,齐鸣共响,用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1.2表演性与娱乐性
白裤瑶的陀螺各式各样,有扁平的、有椭园的;有的像盛菜的圆盘、有的像漏斗。打陀螺是一项集娱乐、竞技、表演于一体的活动项目,经过数百年的历程和发展,现今瑶民们仍然非常喜欢它,足以证明这项活动有其得以传承的特征,有着极强的生命力。2003年2月16日,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举办首届白裤瑶陀螺节中,瑶王表演的陀螺技术,让所有在场的人为之叹服。2005年2月19日,在首届白裤瑶民俗文化节上,进行了千只陀螺争霸赛,上千只陀螺同时转动,场面非常壮观。
1.3弱竞技性
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完整的比赛规则和要求,仅仅是比赛双方之间的一种协定,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与现代竞技体育有很大区别,可以归为现代的休闲体育,属于弱竞技性,如斗鸟,将两只鸟放在一起,用树枝挑逗它们,用口哨激励它们,促使它们相斗决一胜负。这些活动也只是在农闲时间,节日中进行娱乐,增加生活的情趣。
1.4生产生活性
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他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如:打铳比赛来源于狩猎活动中的枪法;赶鸟习俗形成了掏鸟比赛;捕鼠演变成打老鼠比赛等,他们把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活动,搬到农闲时间或节日中进行模仿,玩耍,丰富了瑶民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2功能
2.1社交功能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尤其是像白裤瑶民族是个未被开垦的地区,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生产的自给与生活的雷同,使得群体的互补性,有机融合性较差,要将一个非有机的社区整合为稳定的群体,就需要共同的信仰,共同的习俗与紧密的关系联络建构,需要诸多的活动来达到这些目的[4]。如:白裤瑶的葬礼活动,这种盛大而又严肃的活动给予瑶民进行信仰的交流,感情的融合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
2.2 情绪宣泄功能
白裤瑶民族的传统体育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于他们生活的特定区域,远离了城市的繁华,而村落中不平等现象、艰苦的生活,需要有精神的调剂和升华,否则难以忍受生活重负,文化素养的缺乏,使得那些高雅的琴棋书画够不着边[4]。于是,他们只能在朴素的游戏与玩兴制作活动上充分发挥想像,以一种游戏或歌舞发泄内心不满,宣泄劳作堆积的不良情绪,在参与或观看时,得以缓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如:“打陀螺”,源自老百姓对土司们压迫和剥削的反抗,是一种内心不满的发泄;“砍牛”过程中的打铜鼓和跳老猴舞,则是渲泄一种对逝者的哀思情怀。
2.3 文化构建与传承功能
在传统的生活中,白裤瑶民一直处在一个生存危机不断凸现的社会里,而个体必须依附于某一集体,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是十分强烈的,其进行的游戏活动不断培养了他们在情感上的认同:将本族人民团结成一个整体,共同面对全部生存环境,延续整个种族的生存与发展。如:瑶民的葬礼、陀螺等活动,他们的这些活动成员可能成为他一辈子的朋友,与他共同面对生活中苦难。
由于历史社会的背景和文化条件,白裤瑶民的小孩很少有机会读书,多数孩子任自己玩耍,他们的成长多半没有受到应有关照,所得到的知识不是来自学校的教育,而是个人领悟,其中,传承久远的民族体育活动成了他们社会化的重要经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儿童操作某些物品以进行活动,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5]。在这些活动中,有助于成就感的培养,有助民族习俗的传承,这也体现其教育意义。如:狩猎、打老鼠、斗鸟等。
2.4 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在旅游活动中,有这样一个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规律:这就是与旅游者长期生活于其中、并熟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差别越大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愈能刺激旅游者的旅游兴趣、愈能有效地引发旅游冲动,也愈能使旅游者获得满足。广西南丹白裤瑶族的生活因长期的偏僻、封闭,受外界影响小,仍保持着浓郁原始的民风习俗,具有形式上的完整性、内容上的独特性和民族性,而其传统体育活动又具有表演性、观赏性和易于使旅游者参与的重要特征,对外地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当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的这种旅游资源价值被充分挖掘出来,通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而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3  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
3.1我们要加大对白裤瑶民族体育项目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力度,拯救性开发面临失传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对其历史源流、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健身价值、训练方法、组织规则和竞赛制度的配套研究,建立白裤瑶民族体育的科学理论体系。 
3.2建议在民族地区的当地教育部门应将一些易于开展,易于锻炼的项目纳入到教学过程中,创编民族传统体育地方教材,开设民族体育项目为内容的特色体育课,将这些民族体育项目进行一些修改、完善,就能适应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要求。
3.3加强人才培养,振兴民族体育的关键在于人才。我们要形成从小学——中学——大学系列的教学模式;地方学校要扩大民族体育教学规模,要有针对性地对该民族学生进行培养,使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得以传承与发展。
3.4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中变异求实,与时俱进,但其核心和主旨因袭的内涵和形式代代延续,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表现。加大力量,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白裤瑶传统体育文化,针对其特有的铜鼓、陀螺、葬俗文化以及狩猎、斗鸟、赶鸟等民俗风情,要去其糟粕,保其精髓,协助他们制定更完善的规则,使其更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突出民族的特点。
4   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体育是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6]。根据白裤瑶族所住的地域环境,地方政府应建立更加完善的保护白裤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规,保护“原生态”体育文化,尽量避免被现代体育、现代生活所同化,给予白裤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更大的空间;加强对白裤瑶族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让他们能从大山中走出来,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魅力展现到世界中。
参考文献:
[1]谢明学.中国白裤瑶风情录[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2]龙怡凡.罗绍成主编.南丹县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10
[3]梁富林.白裤瑶的铜鼓崇拜[J].河池学院学报.2005,3:114—116
[4]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4:86—95
[5]衣玮.在保护中开发广西南丹县白裤瑶风情旅游[J].广西师范学报.2004,9:60—64
[6]芦平生.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科学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3,2:4—7
作者简介:文展(1973—),男 ,壮族,广西宜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