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官方 国内统一刊号:CN 13-9000/G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711
* 投稿网站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
级别:省级     分类:教育    周期:月刊
主管单位: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主办单位: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CN 13-9000/G
国际刊号:ISSN 2095-6711
收稿编辑:QQ /电话2880067970 / 0531-85701017
投稿邮箱:请在线投稿
期刊名称 (*)投稿期刊名称
文章标题 (*)投稿论文的题目
作者姓名 (*)只需填写通讯作者
作者电话 (*)方便编辑及时沟通
作者邮箱 (*)方便编辑做详细用稿答复
上传稿件 (*)限word文件
投稿附言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主      编:张茂斌 李淮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河北省石家庄市
定      价:48.00元
收      录:知网、万方
社      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天苑路1号
邮政编码:050071
范文-家校合作,培养农村小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家校合作,培养农村小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宋智勇
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李溪小学510890
【摘要】小学阶段,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此,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学校与家庭在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方面的合作共赢,希望能为教师与家长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校合作 尊重他人 道德素质 社会交往
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作为一所学校首要的教育目标,养成教育应该时刻贯穿在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然而,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尤其是德育的推行并没有完全落实,一些学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尊重他人的习惯。为此,本文将从尊重入手,着眼于人格素养,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建立一种精神,为学生培养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一、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不仅是道德素质的需要,还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1.道德素质的需要
小学生虽然年纪较小,却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其实,自尊心是尊重的基础阶段,而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赢得他人的尊重,这是道德养成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是道德素质的需要。
2.社会交往的需求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之间的利益往来和情感沟通都需要有一个前提——彼此互相尊重。所以学生要想进行健康的、积极的、平等的人际交往,就必须先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可以说,培养小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是一种源于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
二、培养农村小学生尊重他人习惯的途径
农村小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德育教育,因此没有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的习惯。比如,个别学生会讥笑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给有缺陷的学生起绰号等,背后说别人的坏话等,这些都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因此,一旦发现学生的不良习惯,应及时指出其错误,并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联合家长进行家校合作,利用家校沟通激起家长对培养孩子尊重他人习惯的重要性,利用家校联系进行效果反馈,从全方位立体化的角度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学校方面
学校在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此以往,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并利用班集体建设来加以培养。
(1)在尊重他人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氛围十分重要。一方面因为小学生喜欢模仿,另一方面因为氛围可以对小学生有一个熏陶、渐染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学校在德育氛围中没有做到最好,导致学生也难以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尊重他人的道德文化氛围,学生处于这样的一个氛围中,才能自觉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树立一种尊重他人的文化。如,一位教师教学过程中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口误,教师并没有在意,但是这个时候学生听出来了,直接指出了教师的错误。也许这在有的教师看来是很尴尬的,教师可能会轻描淡写或者转移话题掩盖,甚至可能会生气,觉得下不来台。其实,这样行为的根源在于教师没有尊重学生,没有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但是被学生指出错误之后,这位教师这样说道:“真是对不起大家,刚才出错了,还好这位同学帮我纠正了,谢谢你!大家以后都要吸取教训哦,不要像老师这样粗心大意。”短短一句话,先是向全体学生道歉,承认错误,然后向提出教师错误的学生致谢,感谢他为自己纠正错误,最后提出期望,希望学生不要像自己一样粗心。这样一来,可以表明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教师对学生是尊重的。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尊重学生,充分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2)在良好班集体建设中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班级是学习组织的一个基本结构,也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此,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使班级内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学生才会自觉遵守。如,一位班主任和学生“约法三章”,要求学生: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使用文明用语,如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等;不能给任何同学起绰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约法三章”之后,学生逐渐地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与同学和教师的交往中都学会了使用文明用语,行事也不再粗暴无礼,逐渐养成了尊重他人的习惯。
2.家庭方面
农村文化比较朴实,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在很多农村家庭,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在尊重他人的习惯上是认识不够深刻的。如,一些家长经常会在家拉家常,说一些对同村人的不良印象,起一些不文明的绰号,或者与他人交往时嬉笑怒骂,虽然这在家长看来只是玩笑话,但是却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不良的印象,使学生不仅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认可这一行为,还逐渐形成了对人不尊重的不良习惯。很多学生在班内给同学起绰号,根源就在此。因此,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作用。一位教育学专家曾经说过,“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要为孩子打好基础,从自己做起,以礼待人,父母之间应该相敬如宾,对待长辈恭敬谦卑,对待晚辈呵护备至,对待邻里村民也要树立尊重之心,这样,尊重他人的意识就会在孩子头脑中生根,发芽,孩子就会成为父母的“复印品”,自然会潜移默化地学会尊重他人,进而形成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3.家校合作
我校抓住“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积极进行家校合作,对小学生的尊重他人习惯进行了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利用家校沟通激起家长重视
农村家长不重视尊重他人的习惯,甚至有的认为过于尊重会比较虚伪,没有人情味。哲人曾说: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人类本质里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校沟通,了解家长的想法,并对家长进行尊重他人行为习惯的普及。要求家长引起重视,认识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是对他人独立人格的认可,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人格品质。要引导家长积极培育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让孩子在心理上、态度上、礼仪上、名称上、时间上尊重他人,家长只有配合教师的谆谆教导,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上的培养,才能使孩子也形成重视,形成意识,配合学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2)利用家校联系进行效果反馈
很多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尊重他人行为习惯的培养,但效果并非显而易见的。为此,一些家长畏难,放弃了。其实,在进行家校合作培养孩子尊重他人行为习惯的同时,也要保持好家校联系,家长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与在家表现情况等反馈给教师,遇到问题,寻求与教师一同解决的路径,产生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相互之间多元化的“尊重”效应,校园和谐,学校发展。如,一位家长在家校沟通之后,对孩子的尊重他人行为习惯培养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家长也身体力行,为孩子做表率。该家长经常与学校进行练习,反馈教育效果,常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者很好的建议,教师也受益匪浅。但是一次家长带着孩子去城里购物,受到了售货员的白眼,为此家长愤愤不平,事后发信息给教师,诉说自己的遭遇。短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尊重别人,但是不是要有条件的尊重呢?是不是互相尊重呢?他不尊重我们,叫我们如何尊重他?”看到这样的信息,教师立即回复家长:“尊重他人在很多情况下都要求是互相尊重,要求平等的尊重,但是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尊重他人的人,如果我们像他们不尊重我们一样不尊重他们,那么我们与他们又有何分别呢?”良久,家长回复一条信息:“我知道怎么教育我的孩子了,谢谢老师。”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多行为习惯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错过这一关键时期,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纠正,甚至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所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农村小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习惯培养,教会小学生尊重他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学生能树立尊重意识,内化尊重素养,外化尊重他人的行为,并内化成“自主、平等、和谐、探索、尊重规则”的健康人格。在懂得尊重、善于尊重、获得尊重中发展自己,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秀梅.浅议从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入手抓好养成教育的意义[J].中国农村教育,2010(11).
[2]黎光明,彭勇,吴元军,甘业金.“农村小学好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报告[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7).
[3]姚慧杰.试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的原则和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